找到相关内容334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

    除了这四种之外还有怨憎,冤家聚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,非常烦恼;还有爱别离,我们常常讲生离死别,活着的人,心爱的人分离非常痛苦;还有求不得,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,这也给人带来许多痛苦;还有就是...从这两个方面来看,我们对佛教可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。   佛教的理论在有些地方是非常繁琐的,概括起来讲,佛教的主要教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,一个是,一个是空。,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生命观或者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0041581.html
  • 佛教与耶教的比较(二)

    为了易于记忆)用他所谓为四圣谛的四目予以叙述了。关于四谛,前三谛,就某种程度说来是理论的,第四谛则是实践的。  谛:生、死怨憎、老、病苦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。总之,人生因之而有的五阴炽盛...   一九、比丘!圣谛者,谓:生、老、病苦、死、爱别离怨憎、求不得、略言五取蕴。  二○、比丘!苦乐圣谛者,谓引生后有,贫喜俱行,遍着渴爱,谓:欲爱、有爱、无有爱。  二一、比丘!...

    印顺 张汝钊 史垂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4342938.html
  • 南传佛教的基本教义━━南传佛教讲座(4)

    别离怨憎、求不得、五取蕴,都是由于Tazhq,由于贪,由于无明,所以第二条是讲原因的。生成的原因是什么,我们用一个集字,我觉得有点儿欠缺,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,知道集字的意思就行了。第三是...法印、四圣谛、八正道,这些都是一致的。三法印翻的是对的,翻得好,巴利文是Tilakkhaza,三法印包括、无常、无我,我们有时也说四法印,加上涅槃寂净。无常是Anicca,nicca是常,...

    邓殿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5543094.html
  • 共生共荣——佛教生态观(一)

    病痛折磨,痛彻骨髓,无力回天。断气之后,遍体僵硬,不过几日,肿胀腐烂,肉尽骨干,骷髅散失,触目惊心,思之恐怖。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恐惧,就是死亡。   怨憎:   人与人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,或者...,合此二者,谓之外。”就是说,生命个体自身产生的生理、心理的痛苦,还遇到天灾人祸带来的苦难。但是,最为流行的是《金刚经》等经典中所说的八种,世人常说的“八熬煎&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0843179.html
  • 在朝圣的途中追寻

    基础和核心是第一谛即谛,包括生、老、病苦、死怨憎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取蕴。九十年代初的作品《鲜花》和《酒徒》,是诗人实现超越的两首标志之作,深刻地显露出生命的疼痛本质,如《鲜花》: ...就是自性清净,但易受无明恶习的熏染而变得混沌不清,处于非本真状态,只有经过智慧妙法(灵光)的净化,才永葆本色,达到本真状态,雪暗含了自性清净和离染清净即“二净”意蕴,也就是“佛心”。才旺瑙乳在诗中总是...

    邹旭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2743750.html
  • 以人间佛学建人间净土 ——谈佛光山“四化”

    放不下,就痛苦。所以生活中能有‘容人的雅量’,才不会有‘怨憎’。”星云如此诠释并赋予佛教义理以现实内涵,为佛法“有漏皆&...  麻天祥(武汉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)   心怀度众慈悲愿,身似法海不系舟。   问我平生何功德,佛光普照五大洲。   去过、没去过佛光山,凡涉足现代佛教的人都知道,这是佛光山、国际佛光的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1943757.html
  • 禅宗六变——第四章 南禅──禅宗四变(1)

    其意趣便是如此。“谛”解为实或真实不虚,  “四谛”即为四种真道。首先是“谛”∶  所谓谛者,生、老、痛苦、死若,忧悲恼怨憎、恩爱别、所欲不得,取要言之,五阴盛,是谓谛。[《中...成圣,依大乘说法,就是[分证 ]成佛。而行入则是修行,悟了还要发行。“四行”中前三行是对“怨憎”、“爱别离”、“求不得”之的“顺物”行,最后一行“称法行”是自觉圣智的“理入”的方便── “以无所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1543997.html
  •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

    恶贼、天灾等);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的;对所爱者之毁坏而感受其;或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;更有生老病死、爱别离怨憎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等等。菩萨见众生受如此多的,犹如自身之,故而生起...摩诃迦叶度贫母经》中寻得一些发现:  是时摩诃迦叶,独行教化到王舍城,常行大哀福于众生,舍诸豪富而从贫乞。[18]  迦叶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,经常舍富择贫。他之所以这样做,是基于厄众生现世的贫穷果报,皆是...

    张旭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045073.html
  • 你心里有桥吗?(1)

    小儿贪吃刀锋之蜜,不足一餐之美,却有割舌之患。  由于万物生灭无常的本性,轮回过程中的生老病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怨憎、烦恼炽盛等等诸,确是生命中的根本缺憾。  所以,如实认知宇宙和生命的...。生、老、病、死是,求不得是,爱别离是怨憎,烦恼炽盛是,失荣受辱是……不离执著的人生是一切皆的。我们若不知道自己的恶劣处境,便不会思量去改善并彻底摆脱它,就好象一个病人,如果不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2945661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(3)

    减少爱时,你就变成可怜的人了。你可能甚至有愚蠢的行动。佛陀在谛公式中说:  怨憎,爱别离,求不得………  但是“慈”是人类一种很纯洁高尚的心境,就像水银,自己不沾染任何东西。它是一种平静,...必漏入。”[xxi]人的贪欲是纷乱的。无明众生的贪已经带来了愤恨和其他诸。整个世界的敌人是贪欲,由于贪欲,一切邪恶都来到众生的身上。这种贪欲,由于某种原因受到阻碍时,就变成愤怒。  所以,人应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146074.html